城市切换 

网站首页 -> 求职简历 -> 揭秘试用期与实习期:不可不知的内幕

    揭秘试用期与实习期:不可不知的内幕

     发布时间: 2024-05-23 09:19   访问次数:775次

    实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

    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都会遇到实习期或试用期的概念,但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别往往模棱两可。本文将详细解析实习期和试用期的区别,帮助毕业生把握求职中的关键信息。

    1. 对象不同

    试用期:适用于正式入职的劳动者。

    实习期:适用于在校学生。

    2. 权利义务不同

    试用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双方需共同缴纳社保费用。

    实习期:实习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用人单位无需为实习生缴纳社保。

    3. 目的不同

    试用期:用人单位补充人力资源,相互了解,判断是否合适继续合作。

    实习期:学生提前熟悉专业工作,提升综合素质。

    4. 期限不同

    试用期:期限明确,根据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期限一次。

    实习期: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由双方协商约定,不受限制。

    5. 工资待遇不同

    试用期: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实习期:没有最低标准,主要由公司、地区决定。实习生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约定实习时间、工作时间、实习报酬、实习内容等,保障基本权益。

    需要注意的合同签订要点

    签订实习协议或劳动合应注意以下三点:

    1. 明确合同性质:确保签订的合同是实习协议还是劳动合同。

    2. 约定具体条款:包括实习时间、工作内容、报酬、保险、违约责任等。

    3. 审阅仔细: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签订不公平的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前必知的三大要领

    1. 劳动合同的时间和期限

    务必于入职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初次签约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要注意合同期限与个人职业规划的一致性。无固定期限合同并不意味着稳定性,反而可能存有隐患。

    2. 合同内容的核对

    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仔细查阅员工手册、岗位说明书、劳动纪律、薪酬规定、绩效考核制度等相关细则。重点核对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部分。

    根据国家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若合同仅载明基本工资,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可能会以此计算。看似节省的个人所得税也会导致五险一金缴费基数降低,损害实际权益。

    3. 违约金的约定

    《劳动法》明确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下,劳动者需支付违约金:

    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

    双方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约定其他违约金均不符合法律规定。

    结语

    作为职场新人,在入职之初往往需要经历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务必提前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请牢记:在签署完成后,要妥善保管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