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19 12:14 访问次数:31次
随着年关将近,不少朋友陆续传来打算在拿到年终奖后离职的消息。
对于离职这件事,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些人却为此倍感焦虑。
就拿二胖来说吧。小组关系较好的同事近日提出离职,聚餐散伙时,二胖才得知同事与领导积怨已深”,处处看不顺眼。同事在吐槽之余,不忘告诫二胖,今后与领导相处时要留心,免得被抓住小辫子。
聚餐后的几天里,同事的肺腑之言”一直在二胖脑海中挥之不去,既让他有些诚惶诚恐,也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产生了疑惑。
面对关系不错的离职同事的吐槽,确实容易被情绪带动,甚至将对方的言论联想到自己身上,进而影响工作情绪。有些话又不得不听,这时该如何是好呢?
如果你也遭遇了类似的困扰,不妨牢记以下三点:
1. 同事的不满不代表你的不满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便是再要好的同事,彼此的工作能力、需求、职业规划,乃至性格都会存在差异,对离职与否的选择标准自然也不一致。
即使面对同样的境况,对不同个人的影响程度也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三年未升职加薪,同事或许不满于此而愤然离职,但你虽然也感到失望,却当初选择这份工作并非为了升职加薪,而是因为这里不加班,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
在职场中,遇到离职同事的吐槽,不要让他人的情绪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从而打乱自己的行动轨迹。
2. 有共鸣不代表要共进退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安静交接,体面离职。也有人可能会因为积怨已深”,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大幅度改写后的中文内容:
很多离职者都会选择向关系亲密的同事抱怨,因为相比家人朋友,同事往往更加了解自己的处境,更容易获得信任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并不意味着同事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心理上有种现象称为管中窥豹”,意思是通过一根管子看事物,无法看到管子之外的部分。有时,离职的员工很容易陷入这种现象,只关注自己最在乎的负面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
我们应客观接受他人的信息,共情是人之常情,但不要过度代入,更不要一时冲动盲目跟随他人的决定。
离职 ≠ 摆烂
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同事关系就像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每个人有不同的目的地。如果你因为同事临近下车时的几句抱怨而浮想联翩,把对方的困境强加给自己,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还可能耽误本该进行的工作,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最重要的保持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在结果不明朗的情况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合作义务,才是最重要的。
职场没有不散的筵席,不必过度担心他人的烦恼,你也有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