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切换 

网站首页 -> 职场见闻 -> 海投无果,审慎抉择

    海投无果,审慎抉择

     发布时间: 2024-06-13 13:26   访问次数:616次

    求职海投,别太冲动

    在求职时,你是否尝试过海投?即打开招聘网站,搜索职位关键词,把同样的简历一窝蜂地发送给多家公司,只要手速够快,一天发送数百甚至上千份简历不是问题。集中火力海投几天,似乎就能坐等面试邀请了。

    我试过这种方法,感觉很爽。尤其是看着怎么也划不完的招聘职位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自信,觉得之前担心找不到工作完全是杞人忧天。

    现实很快打了我的脸。

    海投,远没那么友好

    海投的机会确实很多,但有效机会并不一定多。

    海投之后的剧情走向,通常是这样:

    第一种:简历石沉大海,越等越受挫,在漫长的打击中逐渐自我怀疑:我这么差劲吗?为什么没人理我!

    第二种:面试邀约不断,马不停蹄地赶场,路上匆匆浏览公司介绍,结果越面越泄气,心想这是什么公司啊”,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路费;

    第三种: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心仪的,但之前的无关面试消耗了精力,又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反思总结,导致面试表现平平,与机会擦肩而过。

    而且,站在 HR 的角度,自己筛选了数百份简历,看到一份不相关的简历,你还会仔细阅读并确认一下吗?还是直接跳过?

    显然,HR 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耐心。

    不海投,还能怎么办?

    很多人会建议你精准投递。

    但这种方法众所周知门槛很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公司和职位,然后针对招聘需求一对一修改简历,光是一份简历就至少需要半天时间,产出却只有一份。仅仅这一点,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而且,刚入行几年的人,对行业和职位的掌控力相对较弱,很难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位,很容易导致功夫用错了地方,一无所获。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些疑惑:既不能盲目海投,也不能太过挑剔,那该如何是好?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保留海投多投递多机会这一核心思想的我们还需要兼顾精准投递的原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找到符合条件的岗位再投递简历。

    简单来说,就是先粗筛,再投递。

    在选定大方向(如岗位类型、行业、薪资范围、工作年限等)后,我们应该仔细浏览岗位职责和公司信息,找到契合度较高的岗位进行投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契合度较高即可。

    比如,这个岗位要求应聘者能够撰写原创文章、运营微信、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对工作进行数据分析并优化。如果你具备撰写文章、运营微信微博、简单数据分析的能力,就可以投递,因为你的技能和经验匹配度已经超过了50%。相反,如果你只具备撰写文章的能力,可能就不太符合要求。

    我们不必追求岗位和自身能力经验的完全匹配。各公司的业务侧重点不同,过于苛刻的要求可能会错过一些好机会;如果完全匹配,那就意味着没有更好的成长空间了。

    我们也不应忽视对岗位职责和公司的了解。通过这一轮筛选,能和你建立联系的,基本都是符合你期望范围内的公司,你不用再浪费精力去应付那些根本不合适的职位。

    这时,你只需要优中择优,用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拿下自己最心仪的机会。

    这才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初心所在。

    有时候,看起来最省事的捷径,恰恰是那条最远的路。